2009年5月17日星期日

议员虚报开支被曝光 -- 英国上演政治丑闻



揭露议员的虚报开支,滥用津贴和报销制度,以及他们试图规避信息自由法的做法正是目前在英国上演的一大政治丑闻,而且越演越烈。

早在2005年,英国就有一名记者根据《信息自由法》要求公布议员的报销细节。这一要求虽然得到了信息法庭的支持,但英国下院以“非法入侵”的理由而中止了有关信息的发布。

2008年英国高等法院判决,赞成公布议员的报销情况。为此,英国下院宣布,除了过于敏感的信息之外将在2009年7月全面公布议员的报销清单。

但英国《每日电讯报》却捷足先登。在获得到了一全面的报销记录后,该严肃性新闻大报从2009年5月8日开始以每日系列报道的形式来揭露英国政客的不道德行为。

8日当天的报道指出说,英国内阁的一半议员将因此被质问。英国首相布朗和司法,财政和商务部长首当其冲,成为了最初的4名榜上有名的“受害者”。布朗被揭露家人为维护他在威斯敏斯特的私人住处的卫生而申请报销。他本人还两次申请了2006年的一次抽水马桶修理的费用。

在5月中旬后,英国各大全国报纸,包括《泰晤士报》,以“议会的最黑暗日子”,“政治危机的全面爆发”,“羞愧议员的离去”, “将面临避税的违法制裁”等标题来大肆报道这一丑闻事件和其后果。警方也表示可能介入调查过分申领开支的议员。

各党派和各级别的议员在本次丑闻中纷纷落水,并面对一不信任动议。为形容这一事件的牵涉度之广,有记者说道,议员被曝光比猪流感的传染还快。

前部长莫里为已还清的按揭贷款虚报开支而被暂停了工党议员位子。因有关事件而辞职的首位在职的部级官员是工党司法部次官马利克。在所有的议员中,马利克为第二个住处申请的报销津贴为最高,三年内共达6万7千英镑。

议员蔡特的工党职位也将可能被暂停。他被暴露于2005至2006年申领的津贴中,有1.3万英镑(约15.2万港元)用来偿还按揭贷款,但房屋于2004年已供完。蔡特承认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并“毫无保留”地道歉,答应实时向政府退还这笔钱。

下院议长麦克尔·马丁因阻碍开支报销制度的改革而可能成为这一政治事件中最高职位的离职者。

在保守党高官中,第一个丢了政治饭碗的是保守党领袖卡梅伦的高级顾问麦凯。麦凯和同党派的妻子双方被揭露同时申请了住房津贴。

面对这个政治丑闻,保守党迅速就事件表示了道歉;有关议员还实时请辞和退还有问题的开支。但相比之下,工党则因行动迟缓,没有及时表态和惩治党员而受到批评。据前天的民调显示,工党支持率跌至22%,保守党则有41%。 

在深陷经济危机的英国,可以想象英国大众对这些腐败官员的唾弃。无论从政客到大众都要求把预定明年的大选提前。

据报道,《每日电讯报》获得的电脑光盘报销记录是从议会费用办公室偷盗出来的。有消息说,这一被泄漏的信息还以至少15万英镑的价格提供给了其他媒体。《每日电讯报》拒绝透露是否付费或者具体的费用来购买这一信息。一向以揭露丑闻而名声大噪的的英国小报《世界新闻》因未能抓住机会来第一个独家报道这一政治事件而懊悔和恼怒。

编译:
China Girl

2009年2月13日星期五

“微笑对中国男人来说不是天生自然的事”




在现今的社会,如何去评价中国男人?在你了解他们的国内形象的同时,你了解他们给西方同仁和朋友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吗?就此,记者采访了4位外国专家,学界,媒体以及宗教界人士。他们与中国人的共事经历以及对中国海外学子的看法从另外一个角度透视了中国男性的国际形象。

当问及中国男性同西方男性相比在形象上有什么需要改善时,在中国工作了四年的大卫•菲克肯定地重复了两遍回答说: “没有什么。”

大卫有新西兰和英国双重国籍,是一位国际能源和煤炭安全专家和顾问。今年60多岁的他曾在五大洲工作过,与很多中国人共过事。他目前在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等中国政府部门和院校合作开展有关项目。

中国男性给大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风格比较放松,并非如日本和英国等一些阶级社会中的男性那样刻板。他说:“中国男性与很多国家的男性相比,特别是日本人和德国人,在工作上思想和想法要开放和实际的多,也较善于解决问题。”

他还特别提到:“同英国男性相比,中国男性更加容易共事。”

“中国人素质总体比较好,我的中国司机即便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他很幽默,” 大卫说。

大卫认为 相比其他国家的女性,中国女性显得更端庄和稳重。但是通过“打破僵局”的谈话后,中国女性就不会那么拘谨,而且还比西方女性更有幽默感。就工作来说,他更加信赖于中国女性而非西方女性,因中国女性做事更有条理和组织性。

他感受到中国两性的平等程度同新西兰状况差不多,都高于一些西方国家,比如说英国和澳大利亚。他同中国男性和女性都很容易相处工作,并认为他们都可以代表整个中国的形象。据了解,新西兰是 世界上第一个女性拥有投票权的国家。

大卫说,如果有选择,他首先会选择新西兰人,然后是澳大利亚人,接着是欧洲人,最后是美国人作为同事。因为最后两者常常带有偏见的包袱,而且想法不实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就中国人来说,大卫很乐意把他们等同新西兰同事来看待。

英国退休牧师阿瑟•塔菲没有同大卫一样的与中国人共事的丰富经历,但他对在英国就读的中国学生非常了解。阿瑟和妻子杰尔曾在10多年前两次到访过中国,其中的一次是跟随传教士的船队在1997年航行至上海。

这对居住在英格兰多塞特郡伯恩茅斯市的夫妇与中国人的深层接触始于他们参与一被称为“待客之道”的地方项目。这一项目积极鼓励伯恩茅斯市的英国家庭以主人身份来招待就读伯恩茅斯大学的国际学生,帮助外国学生熟悉英国社会和文化。

据阿瑟介绍,在有约17万人口的伯恩茅斯市,每年有20个英国家庭自愿来接待国际学生。塔菲夫妇从2000年开始就一直积极支持这一项目,而且每年从申请得益于该项目的国际学生中,他们始终只选择来招待中国学生。对此,这一对老夫妇的解释很简单:“我们爱中国,我们喜欢中国人。”的确,他们在30多年前就收养了一个半中国血统的男孩 。

过去7年里,塔菲一家接待过7名中国学生,但经他们介绍而来访的中国学生多达15 人。塔菲夫妇属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经常在周末邀请中国学生来家中打牙祭,并同他们探讨中英两国的家庭,社会和文化等话题。被招待的学生还经常被邀请参加一些当地的节日活动。

谈及对中国男性的印象时,塔菲夫妇都认为他们过于含蓄,往往只通过第一次接触根本无法了解他们的想法。

阿瑟说:“中国男性似乎很少主动让别人去了解他们。所以,要了解中国男人,很多时候你需努力去认识他们。他们很少微笑,微笑对他们来说似乎不是一件天生自然的事情。”

阿瑟还特别说到,很多相关的问题是文化差异的原因,而非人种的问题。就此,他建议,人们需要去了解别的文化,这样才能 更好地对来自其他文化的人做出反应。

但他同时还提到,来自香港的男性相比中国大陆男性在思维和行为上要西化,尽管中国大陆的学生也在变得西化。

就中国两性在社会中的角色,阿瑟认为,中国男性和女性在坚持做自己分内的事,即男性是主角而女性是陪角,这对社会来说是件好事。同时,他解释说,持有这样的观点,并非是由于否认两性平等的考虑。

两性社会权力的话题成为了两位被访女性在评论中国男性时的侧重点。

英格兰北部著名的谢菲尔德大学的运作管理学教授乐宁•蔻来自马来西亚。已在英国居住了14年的乐宁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除了丈夫是中国人,她还教授着谢菲尔德大学的很多中国学生,以及在日常工作和业务中接触到非常多的中国同事和生意伙伴。

乐宁说,通过与中国人的接触,她感到中国男性有很强的支配和领导欲望 ,他们同时还期望被重视和被尊重。她说,中国男性比西方男性更能理解中国女性,但总体来说,西方男性比中国男性更加尊重女性,同时思想相对更开放和更能平等地对待妇女。

同时,她还指出,中国男性的思维方式比较复杂,不如西方男性那样直接了当。所以,很多时候很难了解中国男性的想法是怎样的。

乐宁说,由于女性变得越来越独立,以及很多妇女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提供者,这就对男性提出了社会和家庭的挑战。她说,这样的一种社会变化是一个全球现象,而不只是发生在中国。

乐宁以她朋友的中外跨国婚姻的几个家庭例子总结说到,家庭的和睦基于夫妻看重的是物质,还是家庭效率、贡献和快乐。如果双方注重是后者,那么怎样的婚姻都是幸福的。当然,她简约提到,节约型和储蓄型的中国社会造就的中国丈夫比通常的“先消费,后还款”的享受型西方男性更有安全感。

从西方女性角度来直接评论中国男性的是英国气候变化企业网站总编扎拉•毛。扎拉8年前曾在杭州的一所技术学校教授英语8个月,并此后一直在关注中国的发展。

扎拉说,她感到有一种趋势,那就是越来越多的西方男性和中国女性交友和成婚;但同时很少见中国男性娶西方女性 和交朋友。扎拉笑着自己解释说:“这是因为西方女性对中国男性来说个子太高,体格太大了。”

中等个头的扎拉还坦率地说, 如果遇到意中人,她会嫁给中国人。就此,她另加说明,去中国教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找另一半。

不到30岁就当了总编的扎拉对中国的男性独有一番见解。她感到西方女性的自我和个性主义对中国男性有着 一种威慑力,而且这种威胁感是由于中国男性对性别的社会责任和角色的误解所造成的。她说,西方女性把个性主义看作是一种平等的体现。

30到40岁的中国男性给扎拉留下了友善和好客的印象。但她对中国10多20岁的男孩手牵手和挨肩搭背的举止大惑不解。在西方社会,这样行为的年轻人都基本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

因此,扎拉用幼稚和傻气来形容中国的男童,尽管她承认这其中存在有一定的文化差异,并还指出中国年轻人比西方同龄人更守规矩和纪律。

谈到中国成年男性,扎拉最大的感触就是诸如好工作和高学历等成就性因素是中国男性成人的标准和象征,而在西方社会并不存在这样的约定俗成。扎拉认为,有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女性展现中国形象对中国社会进步是积极和有利的。

正如文中所提到的,文化差异和个人经历都影响着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和态度。那么,为了让世界更加地了解中国人,我们在加强文化交流的同时,中国男性从这些反馈中会获得一些什么样的启迪呢?

欲转发此稿,请联系记者
China Girlwdy21century@gmail.com

阅读此文的英文版, 请点击这里

阅读相关报道:西方女人眼里的中国男人:考上大学不久的农村青年

图片由
ernop


Bookmark and Share

2009年1月12日星期一

英国指望2012奥运重振在经济危机中遭重创的旅游业




作为全球第六大旅游目的地的英国已在这一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从2008年的8月到10月期间,到英国旅游的外国人次为七百八十万,这一数据比前三月降低了4%。同一期间,英国出国旅游人次下降到了一千六百四十万,降幅为6%。

很多英国人每年都要利用年假外出旅游,特别是到海外度假。欧洲是英国人的首选目的地,每年吸引着80%出国度假的英国人。但英镑的贬值已使很多英国人无法同往年一样轻松地享受欧洲大陆之旅,去感受那里的阳光,美食和文化。英国经济预测将在两年后才有好转的可能,这使得身处潮湿和阴雨气候中的英国人显得更加沮丧。

去年9月以来因受经济危机影响,英国加大了降息力度,以刺激经济发展。从去年10月8日以来的整4个月内,英国央行已下调基准利率4次,使其由4.5%降至目前的1.5%,创下自英国央行1694年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一大幅降息进一步加速了英镑的贬值。从2007年底英镑出现贬值趋势以来,英镑对欧元比的比值已下降了30%,使得两种货币价值几乎等同。 在采访中 ,很多英国人都认为以往驾车或者乘欧洲之星经英法海底隧道到欧洲大陆观光的做法现在看来已很不值当。为此,很多人考虑到欧元区外的欧洲国家旅游,或者为了节省开支已不打算今年出国旅游。

英国原期望英镑的贬值可激励海外游客到访英国。但结果很令人失望。美国和欧洲国家是英国的主要海外客源地。但经济危机的全球性影响也迫使这些潜在的游客缩减了开支,取消了海外旅游计划。这使得贬值的英镑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英国国家统计局预测,2008年全年到英国旅游的人次将比前年下降2.7%,同时2009年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再下降0.7%,达到三千一百七十万人次。

亚洲很多新兴旅游市场也因经济危机的影响呈现出了类似英国旅游业走低的状况。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说,2008年1月到10月期间到亚太旅游的国际游客人次将同上年同期相比只增长3%。这一增幅远低于2007年全年的10.5%的增长速度。

英国十分看好中国和印度等国的潜在游客市场,并期望借助2012年奥运会重整英国旅游业。人民币的升值本可有助促进中国人到英国旅游,但英国经济的不景气在很大程度上也削弱了这一激励因素。

点击这里
这里阅读有关文章的英文报道。
文本作者China Girl

2008年12月12日星期五

英曼切斯特交通阻塞费计划遭公投否决




英曼切斯特人在周五的公民投票中以79%的绝对优势否决了一交通阻塞费提议。根据这一提议,驶入这一英格兰北部城市的车辆每日需缴纳5英镑的费用。

支持这一计划的“Yes campaign”组织对这一计划遭到拒绝而表示失望。领导该组织的Liz Phelan说,投票率低导致了这一计划的失败。本次公投在曼城的10个区举行。每当每次投票结果公布时,总会听到该计划反对者的胜利呼声。议员Graham Stringer 反对在曼城征收交通阻塞费,他很高兴这一计划被拒。他认为,这一征费计划考虑不周。


很多驾车人就在这一经济萧条时期提出征收交通阻塞费而表示不满,因他们很多人都面临着经济困难。摄影师Paul Francis对BBC说,他不可能让他的客户来承担这一增加的费用,他只会自己来承受。

为及时播发这一公投结果,BBC在直播英国主要高速公路M6上涉及多辆车交通事故的现场情况的电视节目中插播了投票结果公布的情况。

为缓解交通阻塞,英格兰东南部的埃塞克斯郡们目前在道路上安装了新的测速相机。安装这一设施的路段的限速将从目前的每小时70英里降到50英哩。

埃塞克斯地方政府发言人Michael Page说,安装这一平均速度测量器将有助减少交通高峰时的事故和阻塞情况。但是,很多司机认为道路交叉路口的不合理设计是造成交通阻塞的原因。他们同时还警告说,这些新的摄像机只会给司机带来新的问题。其他人甚至认为,安装这些相机不过是“多收罚款”的一个把戏。

看报道的英文原文,请点击
这里

本文由
China Girl 编译